MBTI人格理论的基础是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先生关于心理类型的划分,作为一种对个性的判断和分析,是一个理论模型,从纷繁复杂的个性特征中,归纳提炼出4个关键要素—动力、信息收集、决策方式、生活方式,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把不同个性的人区别开来。这种理论可以帮助解释为什么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事物感兴趣、擅长不同的工作、并且有时不能互相理解。
MBTI旨在帮助人们了解自我的本来面目,即个人与生俱来的性格;既然后天的种种环境压力和客观条件可能扭曲甚至彻底逆转个人的行为表现,那么对自己性格最有发言权的当然只能是受测者自己。MBTI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开道者”(而不是诊断病因的医生)提着灯笼照亮你面前的路却从不在意你去向何方——无论你的目的地在哪里,他只管提着灯笼照亮你的前方;然而,没有这样一名开道者你便陷于沉沉黑暗之中无所适从。
MBTI的评估系统说到底就是不断引导人们暴露、进而认清自我的本来面目。甚至量表得分也只是一种辅助或者参考,当测试结果与自评结果不合时,MBTI不会一味坚持量表的得分,然后拿出一纸对应的行为描述来说服你接受这样的结果。最清楚自己性格的当然恰是你自己——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如此——这也正是MBTI的理念。
总之,MBTI可以帮助我们认清自己,但是并不剥夺我们认知的自由,把结论强加于人; MBTI可以有效地评估我们的性格类型;引导我们建立自信,信任并理解他人;进而在职业定位和发展、团队建设、领导力人格基础发展、人际工作关系、员工素质、组织内部沟通以及跨文化企业管理等领域为我们提供前所未有的帮助。
MBTI已经有了七十多年的广泛应用,实践证明该模型是行之有效的,而这有赖于我们恪守施测流程和测试行为规范。只有这样,
MBTI才能真正帮助我们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迈出职业发展和职业规划最重要的一步.